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核酸变性后,可发生的效应为
A、增色效应
B、溶液黏度增加
C、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转移
D、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E、分子量增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外潜伏期指的是A、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
- 以下哪种物质在室温下可逐渐升华变成气体A
- 饮用水深度净化的目的为A、去除水中的有机
- 二氯异氰尿酸钠水溶液在18~24℃下存放
- 使用环磷酰胺对小鼠染毒,经处死动物、收集
- 使用含氯消毒剂的过程中,不正确的操作方法
- 研究理论流行病学的最终目的为A、评价预防
- 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中,错误的是A
- 主动转运的特点应除外A、化学物可逆浓度梯
- 在1000名被调查者中,有80人HBsA
- 不出现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为A、赖氨酸B、
- 以下晚发型矽肺发生的条件中哪项是错误的A
- 依据鞭毛的数目及位置可将鞭毛分为4类,不
- 以下化合物中参与脂肪酸氧化过程的是A、N
- 1、它是由于食用富含哪种物质的鱼贝类而引
-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意义的大小,主要取决
- 1、可能属下列哪种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2、
- 关于分布类型,下列资料可能服从负偏峰分布
- 下列哪种氨基酸对于婴幼儿来说是必需氨基酸
-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以下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