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某人食用海产品6小时后,出现上腹部绞痛,继而腹泻、洗肉水样便,腹泻后恶心呕吐,体温39.2℃,畏寒,该人可能患有
A、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B、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C、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D、沙门菌食物中毒
E、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在现况调查中,某些调查对象由于隐私而不愿
- 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速度可用A、条
- 下列的组合条件中,均能增强过氧乙酸杀菌能
- 紫外线的杀菌机制可能是( )。A、紫外
- 有机碱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A、口腔
- 预防接种效果评价的流行病学常用指标是A、
- 研究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关系的目的是A
- 急性减压病出现最早且较普遍的表现为A、神
- 统计学常用基本概念不包括A、概率B、样本
- 验证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A、病例对照研
- 芽胞是细菌的A、繁殖体B、染色体C、核糖
- 乡镇工业劳动卫生的特点A、规模小、数量多
- 维生素B1缺乏可引起A、癞皮病B、脚气病
- 下列叙述中是生物效应剂量的是A、吸入体内
-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A、无致畸敏感期,剂
- 某地100名12岁儿童的平均体重30kg
- 最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地形是A、高B、
-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A、探讨阈剂量
- 1、该婴儿可能患有2、该疾病的病因是3、
- 人体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许多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