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50岁, 腹泻、水样便3~4次。自服呋喃唑酮(痢特灵)6片,次日感胃寒、发热、头昏, 并解茶红色小便1次。体检:重度贫血貌, 巩膜黄染,肝、脾未扪及。检验: 血红蛋白60g/L,网织红细胞20.1%; 尿隐血阳性,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20年前因发热服磺胺药后有过类似症状发作, 未治疗,1周后自愈。此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A、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B、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C、G-6-PD缺乏症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药物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血管壁的止血作用是 ( )A、收
- 下列哪些不是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
- 下列哪一项是发现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的最简便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主要出现( )A
- 下列哪些物质是缩血管性的( )A、血
- BT延长可见于下列疾病,但应除外 (
- 属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为A、XYDE碎片
- 急性杂合性白血病免疫学分型为 (
- 血管性血友病各分型中,由vWF合成缺陷所
- 从功能考虑,造血微环境影响造血作用最重要
- 患者女性,35岁, 高热4日,皮肤多处片
- 任何类型、档次的血液分析仪,血红蛋白测定
- ITP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A、骨
- 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的抗体
- 1、此患者可能的诊断是2、通过进一步检查
- 判断白细胞DNA生物合成的有效指标是
-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起点、中途站和归巢的终点
-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骨髓中的粒细胞系常有何改
- 不会导致APTT延长的因素是 (
- 不是血小板诱导剂的是A、ADPB、肾上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