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用来说明目标人群中由于某种暴露所致的发病占全部病因所致发病的百分比,综合考虑了相对危险度及人群暴露率两因素来探讨暴露因素对目标人群的影响, 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的指标为
A、相对危险度(RR)
B、归因危险度(AR)
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PR)/暴露组的病因分值(EFe)
D、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orPAR%)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2003年4月,WHO宣布,2002年出
- 为防止疾病传播,需进行严格隔离的疾病是A
- 关于某病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
- 下列所给的概率中,在假设检验时最有理由拒
- 在一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暴露因素的RR
- 以下关于筛检试验,叙述错误的是A、筛检试
- 下列不属于监测基本特征的是A、系统地收集
- 1986年起我国对麻风病防治策略实行"四
- 在性病门诊发现一患者有生殖器溃疡,应考虑
- 登革热病毒感染可出现A、发热、出血倾向甚
- 重症肝炎性脑病发病机制可能与下列哪些因素
- 破伤风的病因是由于破伤风梭菌A、产生的痉
- 百日咳病后或免疫接种后的免疫力主要依靠A
- 1、病人发病与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哪一阶
- 男性,35岁, 浙江人,1个月前因捕鱼着
- 化学消毒剂按照消毒作用强度分类有A、五类
- 流感的潜伏期一般多长A、1~2天B、3~
- 猩红热的病原体为A、A组a型溶血性链球菌
- 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A、风疹B、麻疹C、副
- 下述的论点哪个不正确:A、HAV对外界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