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某患儿,低热、厌食、恶心、呕吐、多汗、烦躁、全身感觉过敏, 持续2天。症状消失3天后体温再次上升,头痛、恶心、呕吐严重。体检可见: 三脚架征及吻膝试验阳性。3天后体温开始下降,但右下肢腱反射消失, 肌张力减退,不能行走。该患儿最有可能患的疾病是
A、脊髓灰质炎
B、肠结核
C、病毒性肝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细菌性肠炎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男性,33岁。因间日畏寒、发热、出汗10
- 不属于我国肺结核疫情特点的是A、高患病率
- 流行性出血热造成休克的主要原因A、小血管
- 疾病监测本身属于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
- 伯氏疏螺旋体的主要传播媒介为A、蝇B、蜱
- 某细菌属于肠杆菌科中的一个属,能够在4℃
-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不包括A、确
- 1、感染性休克的病原菌首先考虑是2、抗菌
- 下列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A、预防为主
- 脊髓灰质炎病毒有A、1个血清型B、2个血
- 某研究为了确定放射性物质与肺癌的关系,调
-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除了应注意消毒方法本身
- 对某筛检试验进行评价,应用该试验对210
- 血吸虫病的基本病理变化A、尾蚴性皮炎B、
- 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是:A、早期、联合、适量
- 诸多的人群分布特征中与疾病的关联作用最普
- 初次分离百日咳鲍氏杆菌需用A、甘油、马铃
- 评价社会卫生状况的主要指标是A、平均预期
-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正确的A、从个体
- 伤寒的临床诊断标准包括A、发生在伤寒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