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孩,7岁。因高热, 抽搐,昏迷10h于8月15日入院。体检: 体温40℃,BP10.6/8kPa(80/60mmHg), 面色苍白,肢端冷, 发绀,颈有抵抗, 心率140次/分,两肺(-)。化验: WBC35×10/L,杆状中性粒细胞0.20(20%), 胞质见明显中毒颗粒,脑脊液正常, 等渗氯化钠液灌肠大便白细胞10~15/HP。诊断应首先考虑为
A、休克型肺炎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脑型疟疾
D、败血症
E、中毒型菌痢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甲型肝炎的平均潜伏期为A、15天B、20
- 1、若导致了同病房其他患儿感染腮腺炎,则
- 尖锐湿疣通常发生在A、四肢B、会阴C、胸
- 使用涂片法诊断淋病,以下哪种说法不对A、
- Mill准则包括的实验方法有A、求同法、
- 流脑的高发年龄组是A、≥15岁B、<
- 流行性出血热具有特征性病理变化的部位是A
-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资料用于A、评价干预效果
- 判断某传染病是否为医院感染引起的主要依据
- 医院感染的特点有A、易感人群抵抗力差B、
- 进行人群高血压普查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
- 下列是急性菌痢的传染源的有A、菌痢患者B
- 为探讨儿童白血病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
- 伤寒的主要并发症不包括A、肠穿孔B、肠出
- 下列关于猪带绦虫病原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
- 预防白喉的重要措施是A、加强疫情监测B、
- 传染病在某一地区流行后,人群感染状态的一
- 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A、样本B、个体C、全
- 痢疾的传播媒介可以是A、生活物品B、水源
- 在我国20世纪20年代,猩红热重型病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