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28岁, 3年来反复乏力,纳差, 肝区隐痛,血清转氨酶反复升高, 胆红素偏高,血清球蛋白升高类风湿因子阳性。体检: 面色灰暗,肝掌及蜘蛛痣, 肝右肋下2cm质地中等,脾肋下0.5cm。对此病例的诊断应是: ( )
A、慢性迁延性肝炎
B、慢性活动性肝炎
C、慢性重型肝炎
D、胆道感染
E、类风湿关节炎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包虫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A、狼B、犬C、牛
- 分子流行病学中的生物标志包括:A、暴露标
- 下列哪些检查可作传染病的早期诊断A、病原
- 男性,28岁。持续发热3周, 最高41℃
- 梅毒的病原体属于A、细菌B、衣原体C、病
- 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宜选用
- 阿米巴痢疾中最常见的肠外并发症弹A、脑脓
- 下述传染病中属于乙类管理的传染病是A、鼠
- 钉螺在自然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适宜的温度、
- As致脂质过氧化常用的氧化代谢产物指标是
- 某因素与某病之间的关联强度最好的衡量指标
- 世界公认的控制布病流行的最佳措施是A、畜
- 实验性研究和定群研究的主要区别是A、是否
- 1982年E.coli O
- 某防疫站通过该区全年"传染病报告卡"的整
- 医院的Ⅱ类环境的空气消毒,可选用A、循环
- 接种牛痘后产生对天花的抵抗性,这反映了A
- 目前我国恶性疟主要在A、广东、海南B、海
- 伤寒复发时可出现A、肥达反应效价迅速增高
- 关于麻疹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麻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