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71岁,因耳鸣、双下肢乏力4~5月,进行性发展入院。体检:左耳听力下降,行走碎步,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略高。临床诊断:帕金森综合征。做头颅MRI检查。
1.诊断是什么?
2.诊断依据是什么?
3.鉴别诊断有那些?
1.诊断是:左听神经鞘瘤 2.诊断依据是: 1.老年女性,耳鸣、双下肢乏力4~5月,进行性发展入院。体检:左侧听力轻度减低,行走碎步,肌张力略高。 2.mri显示:左桥小脑角区脑外囊实性占位,轻度分叶,边缘清晰,包膜完整,部分囊变,膨胀性生长,基底凸入左内听道,twi呈不均匀低信号,t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环形及结节样异常强化。左桥脑小脑壁轻度受压、变形。 3.鉴别诊断有: 听神经瘤好发年龄50~70岁,女性多见,多单发,起源于内耳道前庭神经的神经鞘膜,属脑外肿瘤,大部早期位于内听道,后长入桥小脑角区,瘤体有完整包膜,质硬,可囊变。主要鉴别诊断包括: 1.桥小脑角区脑膜瘤:中年女性,亦可有面部感觉及听力下降,一般肿瘤中心偏离内听道,较少囊变,广基附着于岩骨表面,可引起岩骨骨质增生或破坏,常与小脑幕粘连,临近脑膜常增厚及强化,称脑膜尾征。 2.面神经瘤:好发于膝神经节垂直部和水平段,较少发生于内听道及桥小脑角区,易侵入中耳和外耳道,临床以面瘫为主要症状。 3.三叉神经瘤:分三叉神经节前、节、节后三型,以半月节多见,后根型肿瘤亦为后颅窝肿瘤,需与听神经瘤鉴别,要点是三叉神经瘤位置相对较高(高于内听道),肿瘤长轴与三叉神经长轴一致,有时可跨中后颅窝呈哑铃状。 4.表皮样囊肿:好发于内耳周围岩骨内和桥小脑角区,长沿神经、血管间隙包绕生长,一般twi信号较脑脊液稍高,tw呈类似脑脊液的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仅边缘轻度强化,而囊内液体不强化。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胸部CT增强扫描不用于以下病变的诊断
- 诊断X线机装置的组成包括
- 骨质疏松可由以下哪些原因引起
- 主动脉弓横断层面主动脉弓内侧从前向后的解
- 根据所提供的图像,该患者的最可能的诊断为
- CT成像的物理基础是
- 纤维性骨质缺损的CT征象为 (
-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主要特点为
- 下列哪项不必进行CT增强扫描,也可作出诊
- 仰卧位时,下腹部探测输尿管与髂动脉的关系
- 下列哪些更符合肾脓肿表现
- 下述关于宫颈癌的CT表现,错误的是
-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典型临床特征为
-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标准表述正确的是
- 右下肺动脉段宽径最大正常值为
- 关于脑动脉瘤病因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
- 关于我国放射治疗的发展史描述不正确的是
- 放射性核素的平均寿命是指
- 患者男,22岁,长期存在骨和关节变形,近
- 以下方法中,诊断肾上腺疾病最佳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