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者,男, 26岁,2年来反复乏力、纳差、肝区隐痛, 血清转氨酶反复升高,血清球蛋白升高, 类风湿因子阳性。查体:可见肝掌及蜘蛛痣, 肝右肋下未及,脾肋下1.5cm。化验: 肝功ALT340U/L,T-Bil71μmol/L, HBV标志物为HBsAg、anti-HBe,anti-HBc阳性。对此病例的诊断应该是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胆道感染
C、慢性乙型肝炎
D、慢性迁延性肝炎
E、慢性重型肝炎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脊髓灰质炎所导致的瘫痪的部位大多见于A、
- 以内源性感染为主的肺结核,胸片示病灶呈多
- 有关胆道蛔虫的治疗 ( )A、抗
- 对诊断朊粒病有确诊意义的检查包括 (
- 以下关于弓形虫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弓
- 以下可以检测到隐孢子虫卵囊的标本有 (
- 华支睾吸虫的传播途径包括A、用切生鱼肉的
- 幼儿急疹发病大多见于A、春秋季B、夏秋季
- 人禽流感的潜伏期是A、2周B、7~10天
- 喹诺酮类抗微生物药物的特点有 (
- 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
- 临床难以诊断的炭疽病有 ( )A
- 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的不同点是A、粪便中可
- 新型隐球菌主要的毒力因子是A、黑色素B、
- 关于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以下哪些说法是正
- 霍乱的发病机制,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小肠
- 关于cccDNA的说法错误的是A、即共价
- 并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A、淡水鱼、淡水
- 以下概念哪一项错误A、蠕虫蚴在皮肤中移行
- 有关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下列哪些是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