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男,22岁,青海人,因“高热3 d”于7月20日来诊。患者于3 d前由青海来上海,途中突然发病。查体:T 39.5 ℃,P 115次/min,R 30次/min,BP 95/65 mmHg;右侧腹股沟一肿大淋巴结,直径约3 cm,边界不清,明显红肿,周围组织明显水肿,拒按,无波动。淋巴结抽取液检查:发现革兰阴性小杆菌。
- 单项选择题1.最可能的诊断是
A、淋巴结结核
B、坏死性淋巴结炎
C、淋巴瘤
D、败血症
E、鼠疫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单项选择题2.降低此病病死率的关键治疗是
A、早期应用抗生素
B、对症治疗
C、局部治疗
D、免疫治疗
E、营养治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单项选择题3.在血清检查中,可对此病做出快速诊断的是
A、间接血凝法(PHA)
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C、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
D、荧光抗体法(FA)
E、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只发生于急性血吸虫病阶段的异位损害是
- 某地区流动人口较多,要防止麻疹发病最有效
- 1、对发热、咳嗽如何考虑2、此患儿PPD
- 最常经母婴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是A、甲型
- 男性患者,31岁。确诊乙型肝炎半年, A
- 旋毛虫病治疗过程中,体温下降后又再次升高
- 以下各项中,对于钩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的鉴
- 白喉最常见的类型应为 ( )A、
- 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表现应除外A、可呈双峰
- 如图所示,关于猩红热的临床表现, 下列哪
- 罗阿丝虫病的临床特征应为 ( )
-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死亡原因最常见的为A、循
- 棘球蚴对人体产生危害的作用机制主要为A、
- 感染性休克微血管痉挛期,导致微血管收缩的
- 以下各项中,对钩体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是
- 关于新型隐球菌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培
- 以下病人中继发细菌感染后不易并发感染性休
- 以下关于老年伤寒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 关于钩体病后发热,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以下疾病的休克不是由内毒素引起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