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叙述错误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产生附壁血栓,形成栓塞
B、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尼氏小体消失,核可溶解,细胞内出现空泡
C、脑实质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常聚集在血管周围,形成“血管套”
D、胶质细胞成弥漫性增生,聚集在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形成胶质小结
E、脑实质及脑膜血管充血扩张,大量浆液性渗出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诊断败血症最重要和确定的依据是A、畏寒发
- 下面哪一项不符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指征
- 4岁女孩,因发热、头痛3天,昏迷,抽搐1
- 旋毛虫病的传播方式为A、呼吸道传播B、生
- 某镇出现一批发热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肌
- 棘球蚴砂是指囊液内含有A、原头蚴、生发囊
- 常见呼吸系统真菌病中的肺孢子菌病,临床症
- 1、最可能的诊断是2、为迅速明确诊断,立
- 男,50岁,农民,腹泻20天,大便5~8
- 猪链球菌感染病例的主要流行病史主要是A、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通常的传播途径是A、经
- 下列哪项一般不会直接诱发肝性脑病A、上消
- 关于流行性感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人群对
- 对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说法正确的是A、发
- 猩红热病原治疗首选药物是A、青霉素B、氯
-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是A、麻疹
- 10岁患儿高热2天,昏迷抽搐1天。体查:
- 典型登革热的临床特点包括A、体温呈阶梯样
- 有关尿路感染的说法,下列哪项不正确A、致
- 一般来说,诊断肝衰竭最敏感的检查项目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