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男,48岁,因“反复发热3年,复发7 d”来诊。3年前在非洲进行道路援建工作过程中出现发热,诊断为疟疾,在当地给予退热药及氯喹治疗后好转;2年前有类似的发作史,给予氯喹及输液治疗好转;3个月前回到成都,7 d前突然出现畏寒及寒战,约2 h后开始发热,当时未测体温;以后每天发热,无明显规律性,体温39~40.2 ℃,伴头昏、头痛,尿黄,食欲差。查体:T 39.8 ℃,P 118次/min,R 26次/min,BP 112/70 mmHg;皮肤黏膜苍白,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大,右上腹压痛及叩痛,墨菲征(+);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
- 多项选择题1.为明确诊断应给予的紧急处理为
- A、血常规 
- B、血培养 
- C、血涂片查疟原虫 
- D、肝、肾功能 
- E、尿常规 
- F、颅脑CT 
- G、胃镜检查 
- H、腹部B型超声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2.应尽快进行的处理措施包括(提示 查到外周血红细胞有环状体;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寒战,尿呈酱油色,腰痛,尿量减少。)
- A、血常规 
- B、尿常规 
- C、肾功能 
- D、胸部CT 
- E、肾B型超声 
- F、凝血功能 
- G、免疫功能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3.根据以上情况,考虑发生的并发症是(提示  实验室检查:与2 h前比较,血红蛋白明显下降,由95 g/L降至60 g/L,WBC 12.4×10 /L,N 0.75;尿隐血(+++),RBC 0~3/HP,WBC 2~4/HP;BUN 18 mmol/L,SCr 219 μmol/L。肾B型超声:双肾稍大,未见泌尿系结石及梗阻。) /L,N 0.75;尿隐血(+++),RBC 0~3/HP,WBC 2~4/HP;BUN 18 mmol/L,SCr 219 μmol/L。肾B型超声:双肾稍大,未见泌尿系结石及梗阻。)
- A、继发尿路感染 
- B、并发败血症 
- C、继发胆道感染 
- D、并发黑尿热 
- E、并发DIC 
- F、并发肾破裂出血 
- G、并发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 H、并发钩端螺旋体病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4.治疗无效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治疗药物有质量问题 
- B、耐药疟原虫感染 
- C、恶性疟疾 
- D、患者未正规服药 
- E、存在结核引起的发热 
- F、有其他感染存在 
- G、药物引起的发热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5.治疗应选择的药物是
- A、氯喹 
- B、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 C、磷酸萘酚喹 
- D、甲氟喹+周效磺胺 
- E、咯萘啶+乙胺嘧啶 
- F、青蒿琥酯+苯芴醇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 )
- 关于猩红热的治疗哪些是正确的 (
- 乙脑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肺不张B、金
- 关于梅毒合并HIV感染,叙述错误的是A、
- 1、临床应诊断为2、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
- 在感染性休克的发病中,微生物及其毒素和胞
- 麻疹传染期为A、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
- 易导致感染性休克的病原体为 (
- 下列疾病中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A、艾滋
- 关于伤寒下列那一项错误的 ( )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早期诊断敏感性高的实验室
- 艾滋病胃肠系统表现不包括A、以念珠菌病及
- 登革出血热的实验室特点是 ( )
- 霍乱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
- 预防风疹的主要方法是A、隔离和治疗患者B
- 下列哪个是人无形体病的传播途径A、垂直传
- 恶性疟疾的临床表现包括A、不规则持续性高
- 流行性斑疹伤寒多发生于 ( )A
- 男,27岁,突起高热、抽搐、昏迷、颈硬,
- 莱姆病的神经系统三主征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