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本题包括70-A、70-B两道题目,请任选其中一道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作答。如果两道题均作答,将按70-A题计分。
70-A.计算题: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后回答问题。(须列出算式;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位数,每个问题最后计算结果中不足0.01元的部分进到0.01元。)
某出版社书刊销售收入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3%,由于位于省会城市,其适用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率为3%。该社拟出版一种16开的纸面平装图书,共印8000册。付印前需要按利润为30000元的目标测算其定价。已知的相关数据如下(为避免运算过程过分繁琐,已对一些数据作了简化处理,其中包括将增值税从费用单价中剔除,适用的印刷费和装订费单价已考虑纸张规格因素等):
出版社与作者商定的版税率为8%。
全书制版费用共20000元,印刷费用共5800元,装订费用共4100元,表面整饰加工费用(含所用材料费用)共2558.95元。
每册书的书心总面数为240面,均用规格为890毫米×1240毫米,定量为70克/米,售价为6000元/吨的胶印书刊纸印制,印刷时的加放率为3%。封面用售价可折合为600元/令的某种铜版纸印制,每张全张纸可以开切8张封面纸,封面四色印刷的加放率合计为8%。
用于该图书的其他直接费用共8000元;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均作为变动成本按每册书的书心印张数分摊,标准为每印张0.25元。此外,图书市场上的平均发行折扣率为60%。
问题一:该书的书心纸张费用是多少元?
问题二:该书的封面纸张费用是多少元?
问题三:该书除版税之外的变动成本共是多少元?
问题四:该书的固定成本总额是多少元?
问题五:如果尚不知道该书的单位销售税金为多少,而赠送样书的费用和销售损耗可忽略不计,则该书的定价应是多少元?请运用与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有关的经验算式进行测算。
70-B.计算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需计算后回答的问题须列出算式;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位数,每个问题最后计算结果有小数的,小数保留2位。)
《经济大视野》是经济类双月刊,A4开本,在甲省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编辑部未公开说明过稿件审阅处理的期限。2010年3月中旬,该编辑部收到两篇稿件。一篇是作者李建华投寄的《中美博弈》,其中详细介绍了中美两国几次经济谈判的交锋情况,并首次披露了中国国家主要领导人在决策过程中的一些讲话和活动;另一篇是作者赵敏投寄的《经济系学生如是说》,主要以某高校经济系的学生为例,列出了大学生们所反映的在学习目的、就业取向、恋爱和社交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困惑,并提出如何正确引导的建议。
助理编辑张宁审稿后,认为两篇稿件都写得不错,建议采用。编辑王敏复核张宁的审稿意见时,认为《中美博弈》可以采用,但《经济系学生如是说》不宜采用。张宁按王敏的指导修改了审稿意见,王敏再次审核后表示同意。复审和终审也都认可这两份审稿意见,并要求把《中美博弈》安排在最近准备出版的一期中刊出。王敏未通知李建华,便把《中美博弈》排入该刊当年第3期的发稿目录中,随后进行了编辑加工整理,按规定程序报经审定后发稿。
6月10日,《经济大视野》第3期出版。两天后,张宁按王敏的安排,把样刊寄给李建华,同时附短信说明稿酬将在6月底之前支付。《中关博弈》所在栏目的版式是每面排40行,双栏,栏宽23字,栏间空2字;该文共占3面零18行。该刊编辑部对这类文章的例行稿酬标准为70.00元/千字。
6月20日,稿酬还没有寄出,《经济大视野》的一名编辑发现,刚出版的月刊《回顾与思考》6月号上也刊登了署名为李建华的《中关博弈》,而且并非转载。王敏当即向《回顾与思考》编辑部了解。对方回答说,这是李建华本人在4月25日投来的稿件,编辑部审稿后认为不错,就发表了。王敏又打电话向李建华询问。李建华称《回顾与思考》编辑部所说情况属实。王敏指责李建华一稿两投,损害了《经济大视野》的利益,并说因此将不支付稿酬。李建华不接受王敏的指责,说了一句“如你们不付稿酬,我就上法院告你们”后,就挂了电话。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月21日,甲省新闻出版局把《经济大视野》主编召到局里,严厉批评该刊在登载《中美博弈》过程中违反出版行政管理规定的行为,责令立即停止发行第3期《经济大视野》,待问题查实后接受进一步的行政处罚。
问题一:按照《经济大视野》编辑部的例行稿酬标准,李建华可获得稿酬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
问题二:李建华的行为是否构成“一稿两投”?为什么?
问题三:为什么甲省新闻出版局认定《经济大视野》编辑部违反了出版行政管理规定?
问题四:在发生了既有他刊重复登载,又受到省新闻出版局查处的情况后,是否还要向李建华支付稿酬?为什么?
问题五:请代张宁起草一封300字以内的信给作者赵敏,告知对其稿件《经济系学生如是说》的审稿处理意见。
  • 70-A.计算题
    问题一:
    该书的书心纸张费用是(28645.05)元。具体算式如下:
    (1)书心实际用纸总量=单册面数÷开数×印数÷1000×(1+加放数)=240÷16×8000÷1000×(1+3%)=120×1.03=123.6(令)
    (2)所用胶印书刊纸令重=定量×单张纸面积×500÷1000=(70×0.89×1.24×500)÷1000=38626÷1000=38.626(千克)
    (3)书心用纸吨数=令重×用纸令数÷1000=38.626×123.6÷1000=4774.1736÷1000=4.7741736(吨)
    (4)书心用纸费用=纸张每吨单价×正文用纸吨数=6000×4.7741736≈28645.05(元)
    问题二:该书的封面纸张费用是1296元。具体算式如下:
    (1)封面实际用纸总量=印数÷封面纸开数÷500×(1+8%)=8000÷8÷500×(1+8%)=2×1.08=2.16(令)
    (2)封面用纸费用=纸张每令单价×封面用纸令数=600×2.16=1296(元)
    问题三:该书除了版税之外的变动成本共是72400元。具体算式如下:
    (1)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0.25×单册印张数×印数=0.25×15×8000=30000(元)
    (2)除版税外的变动成本=书心纸张费用+封面纸张费用+印刷费用+装订费用+表面整饰加工费用+分摊的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28645.05+1296+5800+4100+2558.95+30000=72400(元)
    问题四:该书的固定成本总额是(28000)元。具体算式如下:
    固定成本总额=制版费用+其他直接费用=20000+8000=28000(元)
    问题五:该书的定价应是(36.64)元。具体算式如下:
    定价=[(固定成本总额+利润)÷生产数量+单位变动成本=÷{发行折扣率-版税率×[1+增值税率×(1+城市维护建设税率+教育费附加率)=}×[1+增值税率×(1+城市维护建设税率+教育费附加率)==[(28000+30000)÷8000+72400÷8000=÷{60%-8%×[1+13%×(1+7%+3%)=}×[1+13%×(1+7%+3%)==16.30÷{0.60-0.08×1.143)×1.143=16.30÷0.50856×1.143≈36.64(元)
    70-B.计算简答题
    问题一:李建华可获得稿酬(455.00)元。具体算式是:
    (1)应付酬字数=23×2×(40×3+18)=6348(字),应按6500字计
    (2)应付稿酬=70.00×(6500÷1000)=455.00(元)
    问题二:不构成“一稿两投”,因为他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收到《经济大视野》编辑部决定刊登其作品的通知,这才把稿件又投给其他期刊。
    问题三:因为文章内容涉及外交和我国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工作情况,按规定应该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但是该刊编辑部没有办理备案手续。
    问题四:应该向李建华支付稿酬,因为他在本案中不必承担任何责任,而期刊使用了他的作品,就应该支付报酬。
    问题五:给作者赵敏的退稿信应该符合下列要求:
    (1)有称谓、问候语、稿件名称、祝辞、落款并符合规范。
    (2)正文中对稿件优点有所肯定。
    (3)正文中须说明不能采用的原因,主要是主题与刊物的性质、宗旨不符合。
    (4)正文中应对作者表示感谢,并欢迎今后再投稿。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