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如何理解秋燥“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是秋燥初、中、末期的治疗大法。所谓上燥治气是指秋燥初起,燥热之邪首犯上焦肺,治宜辛凉甘润,清肺润燥,方如清燥救肺汤。中燥增液是指秋燥中期,燥热之邪损伤胃肠津液,治宜甘寒濡润之品,方如增液汤。下燥治血是指秋燥后期,燥热之邪多损伤下焦肝肾之阴,治宜甘寒、咸寒之品滋补肝肾之阴,方如三甲复脉汤。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温病证见: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
- 哪种温病不属于新感温病( )
- 凉血散血的代表方是( )
- 叶天士对伤寒与湿温病运用攻下法的区别的论
- 舌绛无苔,干燥无津的舌象又称( )
- 下面哪些是桃仁承气汤的药物组成
- 温病辨舌苔主要包括舌苔的
- 风温肺热发疹的病机是
- 春温阴虚风动证的治法为( )。
- 哪种温病属于伏气温病( )
- 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 )
- 风温病,发热,汗出、口渴,咳喘,胸闷胸痛
- 湿温病的主要证候特点是
- 提出“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
- 在湿温病的治方中,以下方中哪个方属“辛开
- 秋燥治疗时不宜用
- 苔白厚而干燥舌质红为下列哪一种证象(
- 湿温病的诊断,主要根据:
- 温病有别于内伤杂病的主要原因就在于(
- 风温邪热雍肺的治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