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常用利尿药的类别,作用部位,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
  • 按其效能和作用部位分为三类:(1) 高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与髓袢升枝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如呋塞米、布美他尼、依他尼酸等。作用机制:抑制Na+-K+-2Cl-共同转系统。(2) 中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始端,如噻嗪类、氯噻酮等。作用机制:抑制Na+-Cl-共同转系统。(3) 低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如螺内酯、氨苯喋啶、阿米洛利等。作用机制:螺内酯竞争性拮抗醛固酮受体;氨苯喋啶、阿米洛利阻滞钠离子通道,抑制氯化钠再吸收。

    临床应用:

    ⑴消除水肿

    心性水肿:对轻、中度心性水肿,常用氢氯噻嗪,对严重心性水肿可采用高效利尿药。
    肾性水肿:必要时用氢氯噻嗪。
    肝性水肿:一般宜先用留钾利尿药,或留钾利尿药加噻嗪类利尿药,如疗效不显著,可合用留钾及高效利尿药。
    急性肺水肿及脑水肿:脑水肿的治疗首选甘露醇,依他尼酸可增强甘露醇的作用;急性肺水肿静脉注射呋噻米等高效利尿药。
    ⑵治疗非水肿性疾病
    高血压:噻嗪类利尿药为一线抗高血压药。
    加速某些毒物的排泄:选用高效利尿药强迫利尿,同时配合输液,可促进以原型随尿排出为主的毒物的排泄。
    尿崩症:噻嗪类利尿药用于肾性尿崩症或加压素治疗无效的中枢尿崩症。
    特发性高尿钙症和钙结石:噻嗪类利尿药能增强远曲小管对Ca2+的重吸收和减少肠道吸收钙,用于防止钙结石的形成。
    高钙血症:高效利尿药抑制髓拌升支粗段对钙的重吸收,增加钙排出而降低血钙。从VA的角度考虑,深而慢的呼吸较浅而快的呼吸为好。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