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35岁男性,12月发病,表现为畏寒、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1次,已发病1周。血常规:白细胞5.0*109/L,中性粒细胞0.68,淋巴细胞0.32,血红蛋白100g/L,血培养(―)。患者同年6月曾往海南旅游15天。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疟疾感染
B、伤寒
C、急性血吸虫病
D、败血症
E、结核
- A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7个月小儿,最近出麻疹,疹退后6天出现发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年龄主要在
- 近年来在临床诊断甲型肝炎指标中采用
- 关于感染性休克的休克发展期(淤血缺氧期)
- 普通型流脑发生皮肤瘀点的病理基础是
- 伤寒不常见的并发症是:
- 重型霍乱患者的补液量应该为
- 下列选项中哪项是对的?
- 乙脑患者早期的特异性诊断检查:
- 当流行性脑脑膜脑炎型患者出现昏迷,潮式呼
- 关于疟疾的流行病学,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
- 下列各项中鉴别中毒性菌痢脑型和乙脑最有意
- 下列关于脑膜炎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 麻疹唯一的传染源是
- 在抗休克扩容治疗剂中哪项不适用
- 下列描述流行性出血热哪项不正确
- 菌痢患者常有右下腹部疼痛。(章节:第五章
- 易引起钩体病后发症(眼后发症、闭塞性脑动
- 女性, 32岁, 反复发病已6年, 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