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王某,男性,65岁,1994年11月15日来诊。 病史:患者一周前因下乡探亲,回家后觉上腹部不适,精神疲倦。次日又见发热恶寒,头晕,胸脘痞闷,心烦,曾在某医院就诊,给予退热剂及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症状未见好转。近6天来,病者寒热如疟,体温39.1℃,口苦口渴,心中烦闷,胸脘痞闷灼热,纳呆身倦,腹胀,每于晚间各症加甚,无呕吐,身目无黄染。大便日1~2次,质烂,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 单项选择题1.根据辨证,治则应为:
A、A.辛开苦降,燥湿泄热
B、B、和解少阳,清热化湿
C、C、芳香宣化,轻清泄热
D、D、清心开窍,涤暑化湿
E、E、清热化湿解毒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单项选择题2.根据病人的病情、证候,当辨证为:
A、A、湿阻中焦
B、B、暑湿内蕴,寒邪外束
C、C、暑湿郁于少阳
D、D、湿遏卫气
E、E、湿热蕴毒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单项选择题3.根据病人情况,应诊断为:
A、A、湿温
B、B、暑温
C、C、伏暑
D、D、秋燥
E、E、暑湿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单项选择题4.根据治则,选择最佳的方药为:
A、A.王氏连朴饮加减
B、B、三石汤加减
C、C、三仁汤加减
D、D、蒿芩清胆汤加减
E、E、甘露消毒丹加减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
- 《温病条辨》指出:“阳明温病,下后汗出,
- 头目眩晕,腰咄热恚遗精滑泄,自汗盗汗,舌
- 根据临床表现,西医中哪种疾病与大头瘟相类
- 春温初期,有病发于( )和病发于营分之
- 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多从( )而入,首
- 温病病因学说的主要意义在于( )A、明
- 下列哪项不属于急下证的见症( )A、大
- 温病证见:高热汗出,面赤气粗,口渴欲饮,
- 温病证见发热微恶寒,咳嗽,胸闷,肌肤发疹
- 吴鞠通认为银翘散证出现项肿咽痛者,可加用
- 在通下逐邪法的应用上,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唇裂,舌苔焦燥,脉
- 舌质主要反映( )和血分的病变。
- 春温阴虚火炽证方选( )。
- 患处漫肿无头,酸痛无热,皮色不变,口中不
- 治疗时体现制剂轻,连续攻下,因势利导,即
- 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大便稀溏,
- 1、根据辨证,治则应为:2、根据病人的病
- 胃阴大伤、胃虚气逆可见( )A、呕吐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