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42岁,发烧28天,腹泻2-4次/天,体温38-39℃,肝脾肿大,脉搏80次/分,血R:WBC2.5*109/L,肥达氏反应“O ”1:80、“H”1:160。一周后肥达氏反应“O”1:160,“H”1:320,ALT,300u,尿蛋白(+),可能诊断:(章节:第二章第七节 难度:3)
A、钙端螺旋体病
B、流行性出血热
C、乙型病毒性肝炎
D、伤寒并发中毒肝炎
E、疟疾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4岁患儿,9月发病,高热2天,出现稀便2
- 男,26岁,间日疟患者。经奎宁治疗三天,
- 疟疾病人发生溶血尿毒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
- 下列哪种传染病不属于血液-体液隔离的传染
- 关于登革热的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章
- 下面哪一项不是伤寒极期的临床表现:(章节
- 高血容量综合征常发生出血热病程何期:(章
- 下列何者不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指标:A、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出现昏迷、潮式呼吸和瞳孔
- 下列确诊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依据是(章节
- 治疗乙脑应把住的三关是:(章节:第三章第
- 72岁,男性, 因发热4天, 昏迷半日于
- 下列关于急性血吸虫病最常见的异位损害是A
-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是:(章节:第二章第八节
- 疟疾病人的周围血液检查显示A、白细胞总数
- 重型乙脑患者极期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较少见
- 导致世界发生七次霍乱大流行的致病弧菌主要
-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不包含下列哪项A、有病原
- 约1/3霍乱病人恢复期出现发热,其机制是
- 下列各项传染过程表现中, 出现比例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