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北京患者12月9号发病,表现为畏寒、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1次,已1周。血常规:白细胞5.0*109/L,中性粒细胞0.68,淋巴细胞0.32,血色素108g/L,血培养(―)。患者同年6月曾往海南旅游15天。最可能的原因是:
A、疟疾
B、伤寒
C、急性血吸虫病
D、败血症
E、结核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下列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是A、气温、
- 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支气管肺炎B、心
- 出血热患者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时的最佳治疗
- 女性,65岁,因无痛性腹泻9次伴呕吐胃内
- 下列各项均为麻疹一般治疗护理的注意事项,
- 关于人轮状病毒感染下列何项是错误的?A、
- 三日疟、间日疟与一般恶性疟常用的治疗方案
- 伤寒不常见的并发症是:A、中毒性肝炎B、
- 下列类型的疟疾中,不会远期复发的有:(章
- 流行地区甲型肝炎最常发生在A、老年人B、
- 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A、
- 菌痢预防应采取的综合措施是A、隔离和治疗
- HBV属于A、嗜肝DNA病毒科B、嗜肝R
-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最轻微的部位是(
- 传染过程中,下列哪种感染类型增多对防止传
- 当HBV和HDV同时感染时,大多表现为A
- 疟疾的典型临床症状(发热、寒战、出汗)是
- 关于特异性抗体检查的意义,下列哪项是错误
- 关于乙脑的传染源,错误的是A、猪为主要传
- 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包括A、鼠疫、霍乱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