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42岁,发烧28天,腹泻2-4次/天,体温38-39℃,肝脾肿大,脉搏80次/分,血R:WBC2.5*109/L,肥达氏反应“O”1:80、“H”1:160。一周后肥达氏反应“O”1:160,“H”1:320,ALT,300u,尿蛋白(+),可能诊断:
A、钙端螺旋体病
B、流行性出血热
C、乙型病毒性肝炎
D、伤寒并发中毒肝炎
E、疟疾
- 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主要区别是
- 隐性感染增加时
- 患者女,22岁,发病前一晚食用不新鲜的鱼
-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的原因最主要的是
- 霍乱主要的致病物质:
- 艾滋病患者应尽快抗病毒台疗。(章节:第二
- 出血热发热期应用激素的作用不包括
- 关于暴发型流脑的主要发病机理是
- 丙型肝炎,目前抗病毒治疗常选用:
- 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
- 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 人狂犬病的预后是
- 肠道杆菌中,重要的荚膜或包膜抗原是
- 下列哪种传染病不属于血液-体液隔离的传染
- 流行性乙型脑炎三大危险症状是高热、___
- 下列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的肝炎
- 女,15岁,学生,既往体健,近2天出现轻
- 发现甲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要求城镇在
- 下列对于艾滋病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钩端螺旋体病在病程缓解的第2~4天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