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1岁女孩,因阵发性严重咳嗽而入院。发作时,连续咳嗽5-20次,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大量黏液性带泡分泌物。患者咳嗽终止前,随着空气最后涌入肺部,发出喘鸣音。其他临床症状有:鼻和眼结膜出血,眼膜水肿,淋巴细胞性白细胞增多。患者无发热无假膜。该女孩尚未接受常规计划免疫。引起患者疾病的最可能是哪种病原体?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病程一共分为几期?每期有什么临床特征?该病原体主要是通过什么致病物质致病的?
  • 百日咳鲍特菌是百日咳的主要致病菌。病人,尤其是症状轻微的非典型病人是重要的传染源。主要经飞沫传播。易感儿童接触病人后发病率接近90%,一岁以下患儿病死率高。病程分为卡他期、痉挛期、恢复期;发病早期(卡他期)仅有轻度咳嗽。细菌此时在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上大量繁殖并随飞沫排出,传染性最大。1~2周后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痉挛期),这时细菌释放毒素,导致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失调,大量粘稠分泌物不能排出,刺激粘膜中的感受器产生强烈痉咳,呈现出特殊的高音调鸡鸣样吼声。形成的粘液栓子还能堵塞小支气管导致肺不张和呼吸困难、紫绀。此外可伴有呕吐、惊厥。4~6周后逐渐转入恢复期,阵咳减轻,趋向痊愈。百日咳菌毛和外毒素是主要的致病因子,细菌通过呼吸道侵入机体,以菌毛黏附在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迅速繁殖并释放外毒素。毒素主要有百日咳毒素(主要毒力因子,可增强菌体黏附作用,干扰宿主的免疫效应细胞活性,与阵发性咳嗽、支气管痉挛有关)、丝状血细胞凝集素(使菌体与上皮细胞黏附更牢)、气管细胞毒素(引起纤毛损伤,抑制细胞DNA合成,导致细胞脱落)、腺苷酸环化酶毒素(抑制宿主细胞功能)、皮肤坏死毒素(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白细胞渗出或出血,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