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农民,20岁。1月初入院,5天前突起寒战、高热、全身酸痛、恶心、呕吐,排洗肉水样尿200ml。体温39.5℃,眼睑水肿,眼睑及胸部皮肤充血,腋部可见针尖大出血点,臀部注射处有1cm×2cm大小淤斑。血象:血红蛋白160g/L,红细胞数5.1×10
/L,白细胞数64×10
/L,幼稚细胞0.12,杆状核细胞0.15,多形核细胞0.43,淋巴细胞0.30,血小板80×10
/L。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急性肾炎
E、流行性出血热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掌握传染病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A、协助诊
- 对伤寒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A、3天B、
- 伤寒毒血症的发生机制是A、迟发型变态反应
- 疟疾的预防措施有:(章节:第七章第二节,
- 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药物宜首选:A、青霉素
- 近年来在临床诊断甲型肝炎指标中采用A、H
- 流行性出血热原发性休克最主要的原因:A、
-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不包括A、急性肝炎B
- 乙脑病人最主要的治疗目的是:A、抗病毒B
- 患乙肝后部分可转为慢性肝炎。(章节:第三
- 关于疟疾的免疫和发病原理,下列哪项是错误
- 对于血吸虫病的诊断最具特异性的方法是A、
- 脑水肿多发生在流行性出血热的哪一病期?A
- 流行性出血热的并发症不包括A、早期低血压
- 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说
- 下述肝性脑病的病理基础,哪项不正确A、含
- 35岁男性,12月发病,表现为畏寒、寒战
- 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表现为A、发热B、头痛
- 乙脑病程当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A、中和抗体
- 一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伴有乏力、黄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