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生物利用度概念、分类及意义。
- 生物利用度(F)指血管外给药后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和速度,用公式表示则为“F=吸收进入体循环药量/给药剂量100%”。各种给药途径都存在生物利用度,静脉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为100%。生物利用度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F)=AUC(血管外给药)/AUC(静脉给药)*100%,用于评价同一种药物不同给药途径的吸收程度。相对生物利用度(F)=AUC(供试药)/AUC(对照药)*100%,用于评价不同制药厂同一制剂或同一制药厂不同批号的吸收情况。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下列哪项属于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的抗CHF
- 药物吸收入血后与血浆蛋白结合,此过程
- 关于特异质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毒扁豆碱临床主要用于
- 异丙肾上腺素不具有肾上腺素的哪项作用
- 能竞争性拮抗磺胺药的抗菌作用的化学物质是
- 糖皮质激素诱发和加重感染的主要原因为
- 耐庆大霉素的革兰阴性菌感染可选用
- 治疗黏液性水肿的药物是
- 新斯的明为M、N胆碱受体的直接激动药(章
- 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与抑制下列哪种酶的活性
- 药物的半衰期t1/2是
- 利多卡因是治疗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
- 普萘洛尔的临床用途包括哪些
- 普萘洛尔禁用于甲亢。(章节:11难度:3
- 长期应用苯妥英钠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宜
- 以下属于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是
- 下列哪种为强效强心药,最易引起心律失常的
- 下列头孢菌素中对酮绿假单胞菌有效的是
- 经被动转运通过细胞膜的弱酸性药物,其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