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举一例说明穴位注射法的具体应用与操作。
  • 应用:穴位注射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独特疗法。使用时,将注射针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手法,使其得气,抽吸无回血后再将药液缓缓注入穴位,从而起到穴位、针刺、药物结合的加成作用。一方面针刺和药物作用直接刺激经络上的穴位,产生一定的疗效;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理组织器官,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再者,药物对穴位的作用亦可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系统作用于机体,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产生出大的疗效。

    操作方法:

    1.针具: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型号。

    2.穴位选择:选穴原则同针刺法,但作为本法的特点,常结合经络、穴位按诊法以选取阳性反应点。如在背部、胸腹部或四肢的特定穴部位出现的条索、结节、压痛,以及皮肤的凹陷、隆起、色泽变异等,软组织损伤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一般每次2—4穴,不宜过多,以精为要。

    3.注射剂量:应根据药物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不能过量。作小剂量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剂量的1/5~1/2。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耳部可注射0.1毫升,头面部可注射0.3~0.5毫升,四肢郎可注射1—2毫升,胸背部可注射0.5~1毫升,腰臀部可注射2—5毫升或5%~10%葡萄糖注射液10~20毫升。

    4.操作:首先使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适宜的消毒注射器和针头,抽取适量的药液,在穴位局部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或阳性反应点,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将针缓慢推进,达一定深度后产生得气感应,如无回血,便可将药液注入。凡急性病、体强者可用较强刺激,推液可快;慢性病、体弱者,宜用较轻刺激,推液可慢;一般疾病,则用中等刺激,推液也宜中等速度。如所用药液较多时,可由深至浅,边推药液边退针,或将注射针向几个方向注射药液。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